校友風采
為“壯美廣西”紮根基層,做一名“鄉村振興”的“耕耘者”
一、以夢為馬,不負青春
謝萬富,男,2014年畢業于9728太阳集团首页理學院統計學專業。在校期間積極參與學校“百千萬”育人工程,深入基層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多次獲9728太阳集团首页“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榮譽稱号,在國家“服務基層,到基層建功立業”的号召下參加了廣西選調生招考,同年11月選調到平樂縣成為一名基層幹部,經過基層錘煉,先後擔任鄉鎮科員、縣委辦科員、副鎮長、縣委辦副主任,現任平樂縣二塘鎮黨委副書記。在工作中始終恪守一名黨員對群衆的承諾,以滿腔熱情投入到基層的工作踐行青春誓言。
二、無悔選擇,恪守初心
青春不止一種選擇,既可以是高樓大廈繁華都市,也可以是田間地頭火熱鄉村。大學畢業那年,謝萬富成功考取廣西選調生,同時也被一家廣東上市公司錄用。面對城市的繁華與基層的艱苦,他感覺就像站在了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繼續留在廣東?還是回到廣西?經過一番思考,他毅然決然的辭掉廣東工作回到桂林。剛去平樂縣橋亭鄉報到,心裡又不免打起了退堂鼓,那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小地方,各種條件都比較差,但很快這個念頭就被當地人的淳樸和熱情給打消了,他下定決心自己一定要留下,紮根基層,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因為他認為相比城市,鄉村更适合自己,這裡有更能踐行青春價值的廣闊天地。
三、紮根鄉土,踐行使命
在平樂縣,謝萬富從基層黨建、宣傳、接訪等工作做起,作為年輕幹部,他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鄉鎮幹部。在鄉鎮基層一線的磨練,使他得到了快速成長,因工作表現突出,在2019年被提拔為張家鎮副鎮長,後又調任縣委辦副主任。在身邊很多同事都在争取去市裡或者縣直單位上班時,他卻提出申請再下到鄉鎮,2021年從機關又回到基層最一線,擔任平樂二塘鎮黨委副書記,并分管鄉村振興工作。從辦公室工作又回到農村工作一線,第一件事就是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調查,他發現很多農民不願種田,很多農田都變成了果園,嚴重影響糧食生産安全,于是他帶領村幹動員群衆“退果還糧”,經過努力已經有3000多畝果園被清理,并還通過土地流轉引入種糧專業大戶種植水稻,這既解決了當前農村糧食生産遇到的“沒人種”、“沒懂種”“沒地種”三大難題,還可以為每畝地每年增加500元的收益,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退果還糧”取得的經驗在其他各地進行推廣,還得到了廣西電視台等媒體的報道。對于基層的工作經曆他感慨到:“基層工作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有的隻是看似最平凡不過的小事,但它也是影響國計民生的大事,必須把每一件小事都當做大事來做,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好”。
三、傾注全力,回饋鄉親
基層工作就是直接面對群衆的工作,在鄉鎮有重要工作就是挂點包村,謝萬富做事積極、為人熱情的性格很快便與村民打成一片,對于鄉親們的訴求,他也總是會傾注全力去幫助解決。2019年,他聯系張家鎮榕津村,該村是一個有着800年曆史的古村,村内有“華夏第一榕”稱譽的千年古榕和保存完好的古街和粵東會館等曆史建築,旅遊開發潛力,但苦于缺乏包裝和推介渠道,經過他積極努力争取,當年平樂縣媽祖文化旅遊節在榕津村設立分會場,對于村裡的基礎設施提升和宣傳推廣有着很大的推動作用。2021年,他調到二塘鎮聯系牛角村,該村是遠近聞名的柿餅加工特色産業村,在了解到村裡很多事情想做但苦于村集體經濟薄弱沒錢而做不了後,他提出因地制宜做大做強柿子等水果産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思路。面對發展集體經濟自主發展難、保值增值難、運營管理難、聯農帶農難等四項難題,在他的指導下牛角村通過用“黨支部+能人”、“合作社+公司”、“經理人+團隊”、“村集體+群衆”等方式一一進行了破解。經過他積極争取政策扶持,投資400萬元牛角村委冷鍊物流綜合體,在2022年4月選址立項,同年底竣工試投産,通過冷庫租賃等,該村每年村集體經濟可獲得40萬元收入,還可為周邊50多戶群衆提供務工機會,取得了很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層工作是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這充分說明了基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印證了基層工作的繁瑣和辛苦。紮根基層不僅僅需要最初的那份激情,更需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了單調。在基層服務中,謝萬富經受住了磨煉,俨然已經成為一名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基層幹部,以堅守紮根基層服務群衆的初心作為前進方向和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說:“隻争朝夕,不負韶華”。如今,謝萬富用自己的行動和汗水,踐行着青春使命和當初自己的铮铮誓言,他不悔當初的人生選擇,不斷将自己的美好青春獻給最偉大的基層事業,诠釋青春的價值,彰顯新時代黨員蓬勃朝氣,無愧這個時代所賦予的重大使命。
謝萬富(右二)深入基層開展工作
謝萬富(左一)深入基層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