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研室概況
本學科現有教師19人,教學隊伍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占71%,分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一流大學或知名大學;有博士13人,在讀博士3人;教授4人;有副教授5人,講師7人;有“雙師型”教師2人;有企業工作經曆的教師2人;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訪學或開展博士後研究的4人,占比23.5%;有碩士生導師9人。吳群英教授榮獲全國優秀教師。
教師年齡、學曆和職稱結構合理,學緣廣泛,是一支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大部分教師長期從事應用統計學的教學、科研和生産實踐工作,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和科研造詣。科研方面,近年來教研室老師獲得國基自然科學基金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7項,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20餘項, 發表SCI/SSCI/CSSCI論文160餘篇。教學方面,獲得校級以上規劃教材立項2項,出版6部本科生教材; 現有精品課程3門次,建設完成優質網絡課程1門; 對專業必修課和部分限選課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形成科學總結,完成教改論文30餘篇,順利完成廣西教育教改項目(重點)1項,獲得廣西區級教改項目2項; 獲得廣西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實驗室建設方面,完成了廣西高校應用統計重點實驗室、商務大數據實驗室以及市場調查與數據挖掘實驗室的建設;與智聯友道公司及普開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實施了教育部産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推進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才培養方向的校企聯合共建項目。
二、承擔的教學任務
主要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統計學原理、抽樣技術與應用、應用回歸分析、應用時間序列分析、應用多元統計分析、統計模型、統計軟件與大數據分析技術、運籌與優化。
主要的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數據收集與整理、統計軟件包、數據分析與處理、統計應用實習、社會統計調查、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三、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數學與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數學、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熟練運用統計軟件分析數據,具備應用統計方法和技術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畢業後能在經濟、金融和管理等企事業單位以及軟件信息服務行業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市場研究、質量控制等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教育、科研機構從事統計研究和教學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鍛煉,能夠具備統計學、經濟學和信息計算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有效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和解釋數據的能力,預期能夠勝任教育、金融和軟件信息服務等行業的業務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