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教育廳2020年公示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結果,理學院組織申報的《大學物理》成功獲評自治區一流線下本科課程。該課程在區内同類課程改革建設中,具有特色鮮明、成果豐富和教學效果提升顯著等特征,為我校和區内外高校課程建設起到了良好示範和引領作用。
《大學物理》是一門理論和實踐都很強的學科,其研究對象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其基本理論滲透自然科學各領域,應用于生産技術各部門,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以物理學為基礎的《大學物理》課程,是理工科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它對于學生系統掌握物理知識、促進專業發展、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該課程對于理工科專業學習中起着基礎和支撐作用,在理工科人才培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2012年以來,《大學物理》教學團隊根據教學實踐中出現的針對不同學院學生差異化教學不明顯和部分學生學習興趣高引起教學效果提升緩慢的兩個焦點問題,基于課程教學目标的前提下,通過實行以學生為中心和提升教學質量為落腳點的教學理念,圍繞着課程教學體系、教學方法、考核評價和課程思政方面進行了有效的改革和創新,并把相關成果應用于教學實際中,通過改革實踐,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活躍度和主動學習的能力有明顯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成績穩步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明顯加強。
在《大學物理》線下課程在改革創新過程中,形成了四個方面的創新特色。首先确立了“分模塊、分學院”的課程培養體系,以此來解決不同學院差異化教學不明顯的問題;探索出“教、學、練、用、研”一體化和突出培養學生的“應用創新能力”的“五維一突出”的課程教學方法;提出了提升平時和過程考核比重、平時考核形式更加豐富和采用試題庫進行教考分離為主要内容的多樣化的綜合考核評價模式;通過挖掘思政元素,多方法多渠道實現課程思政的“思政與課堂”有機融合的思政理念。該課程的改革創新成果對于我校《大學物理》和其它公共課程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并對于區内外高校課程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
課程圖片
課程圖片

課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