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治區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20年“三月三”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線上課程收看工作的通知》要求,理學院團委高度重視,指導各團支部結合實際情況于3月26日認真組織青年團員收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起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線上課程。課程結束後,學生紛紛表示很有收獲,并主動通過班級QQ群、學院微信公衆号等線上平台,踴躍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
應用物理學2018-1團支部楊烜同學:看完“三月三”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後,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對民族文化的重視。加強團結,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民族在生活和工作學習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不斷增進感情,形成各族群衆感情相融、心靈相通、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良好社會環境。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正确處理差異性和共同性的關系,一緻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尊重規律,把握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方向,既不能無視共性而放棄引導,也不能超越曆史階段,忽視民族差異用行政手段強行推進。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018-1團支部唐東霞同學:通過觀看此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起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線上課程,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團結。我看到了我們國家為抗擊這次疫情作出了數不清的努力,為了能夠治療更多的新冠病人,我們在非常短的時間内成功修建了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等。讓我看到了我們凝聚起來的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在武漢疫情十分嚴重之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毅然決然地前往武漢提供援助,來自全國各地的“陌生”人們為這次疫情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人捐獻了口罩等醫療設備,還有的人提供了蔬菜等糧食作物,許許多多這樣默默無聞的人,在這個世界的各個角落為抗擊疫情貢獻者自己的小小努力。
應用統計學2019-3團支部冉德林同學:以往的“三月三”熱鬧非凡,洋溢歡樂,而今日非往昔。今天,我們通過觀看“三月三”學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線上課程,感受疫情抗戰一線的艱辛與溫情,帶着這份心情過“三月三”通過觀看線上課程,我感受到了民族的團聚力,在這次疫情中,各民族積極奔赴抗疫前線,為抗疫做貢獻。其中,最讓我欽佩的群體是建築工人與醫務人員,幾個月的工程,建築工人活生生的将期限縮短了數倍,讓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拔地而起,這需要多大的工程與工作量,正像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開擴的”一樣,一點都沒有錯;患難見真情,至疫情如今,醫務人員堅守一線,讓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民族凝聚力、團結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廣大青年志願者勇赴前線,用愛傳遞能量,用行動表達這份家國情懷,共同抗疫。帶着這份感情,默默的感受“三月三”文化,體驗文化裡的中華民族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國家依然是我們的“母親”,雖然我們不能像奔走在抗疫第一線的英雄們一樣,但我們可以在自己的家裡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奉獻一份綿薄之力。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在明确學習任務,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明确自己的責任,做一個有責任擔當的青年大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努力為國家富強、民族複興奉獻一份力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凝聚起民族團結的磅礴力量,隻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戰,用行動用愛去傳遞愛國情懷,有信心就有希望,相信黎明就在眼前。

線上課程

學生在認真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