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鍊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1/14/content_631385.htm?div=-1
9728太阳集团首页堅持“育人為本、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科技強校”辦學理念,圍繞服務自然資源行業和工業高質量發展,凸顯獨特的辦學風格,以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目标定位,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應用物理學專業為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适應強化基礎學科教育要求,結合學校高質量發展契機,逐步構建“強思政、厚基礎、顯個性、重融合”育人模式,形成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新格局。
牢牢把握一個原則:強思政,鑄造人才心靈之魂
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着力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性、開拓性和創造性的關鍵作用,以高尚的情操、模範的言行舉止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榜樣。按照“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标準、嚴要求,打造一支專業精湛、品德高尚、敬業奉獻的專業課程師資隊伍。通過充分挖掘物理學課程思政元素,給課程思政配上“強大腦”,給課程内容插入“微故事”,将思政内容以青年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融入課堂教學,把“有意義”的思政内容講得“有意思”。特别是在結合物理學具體課程内容方面,進行“微分享”教學活動,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把課程思政、實訓思政、實踐課堂、課外活動課堂等協同融入育人“學、思、踐、悟”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将真善美的種子播進學生的心裡,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找準人生正确方向,持續增強鑄魂育人合力。
緊緊抓住一個核心:厚基礎,夯實人才成長之基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重視基礎學科與基礎知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斷夯實基本素質及能力素養。因此,在人才培養定位中,應用物理學專業尤其重視學生對物理學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整合校内各相關學科、專業優勢資源,重點打造以物理學為基礎的電子和能源物理類兩個理工融合、特色明顯的人才培養方向。依托重點實驗室、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專業實驗室,開設與專業基礎課程配套的應用物理學專業綜合實驗實踐課程,以及充分利用校内電工、電子設計實習等配套實踐實訓場所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基本素質。鼓勵學生參加研讨會、學術講座、交流學習等活動,拓寬知識面和視野,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通過“強基礎、凸應用”的培養模式,不斷促進知識型人才向複合型、應用型創新人才進階。
始終樹立一個理念:顯個性,造就人才自成之志
強調師生間協同合作以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或謀生技能,更注重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均衡發展,達到“知情合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體現“三個結合”。一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與尊重學生個性相結合: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不輕易否定學生,引導學生發掘自身優勢和潛力,提供個性化指導和幫助。二是提供多樣化課程與實施因材施教相結合:多樣化的課程供學生自主選擇,實施分層教學、小組讨論、案例分析等教學方式,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多維度教學互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三是培養人才創新能力與建立完善評價體系相結合:引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學科競賽、社團工作和科普服務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對學生的進步給予形成性、定性、終結性等多維度、不同标準的評價,賦能學生個性優勢打造與自信心提升。
不斷完善一項措施:重融合,提升人才能力之技
強調學科發展、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多方面的有機融合,形成紮實、穩固的人才培養鍊,切實做到全方位協同育人。打破院系、學科、專業壁壘,組建具有不同學科與知識背景的師資課程教學團隊,達成課程與課程之間聯合“協同育人”效果。通過以培養方案為綱、專業課程為基、實踐實訓為能等理念、目标和手段的實現,達成物理學傳統課程與工學類課程知識的深度融合。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強調“理科課程厚基礎、工科課程強技能”,加強培養工程意識和工程能力的專業基礎課程群建設,凸顯強調個性化内容的“第二課堂”,拓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專業選修課程。專業課程加強物理學與光電類、新能源材料工程課程的結合,并融合校内電子信息、材料、自動化等專業教學資源,為學生打牢應用性研究和科技開發的工程能力基礎,助力學生工程實踐和應用技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