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9728太阳集团首页理學院“四維五融六促” 創新心理育人體系

作者:歐陽勝權、李海亮、鐘立軍    時間:2022-10-11    點擊數:

中國教育報鍊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9/30/content_614731.htm?div=-1

心理育人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9728太阳集团首页積極探索心理育人方式方法,其中理學院創新構建了四維五融六促心理育人體系,切實提高立德樹人實效。

建構四維心理育人網絡

課程教學、心理活動、心理咨詢和危機幹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大主要内容,也是心理育人的四個主要維度。理學院鞏固了四維心理育人格局。

一是打造心理健康課程思政。9728太阳集团首页高度重視課程思政建設,理學院分别結合2020級應用統計專業和應用物理專業及2021級信息科學與信息工程專業和光電工程專業等人才培養需求,探索課程思政,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調節技能,而且提高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度。2022年,學院教師總結了應用統計學2019級、信息與計算科學2020級、應用物理學2021級、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021級等專業的心理健康課授課經驗,出版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思政教材《心德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自我管理》。

二是創新心理健康實踐活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是自治區級示範中心,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多次榮獲相關獎勵。理學院連續幾年承辦了學校心理情景劇大賽,其中,理學院應用統計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和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不同年級學生代表學校參加心理情景劇比賽,榮獲自治區級二等獎。

三是建立學生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站。根據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的理念,理學院率先在學校學生社區建立心理健康服務站。在學校學工部和心理中心的指導下,将心理健康服務前移到學生社區,結合不同節點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團體心理活動,提供朋輩心理輔導服務,開設心靈樹洞答疑,頗受學生認可。

四是編制五級心理危機預防幹預網。為提高心理育人實效,學校完善了學生心理危機幹預機構和制度。作為二級學院,理學院編制了由學院黨委領導學院心理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專任授課教師班級心理委員五級人員全面參與、交叉實施、立體預防的體系,有效預防和幹預了學生心理危機事件,激發了師生對心理育人的熱情。今年527日,學院黨委書記代表學校以《心理育人背景下高校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為題在廣西全區高校進行經驗分享。

打造五融心理育人體系

理學院創新打造五融心理育人體系,細化落實三全育人工作理念。

一是融入管理制度。學校注重頂層設計,有完備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理學院黨委定期專題研究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以及特殊群體心理健康促進制度。

二是融入全員培訓。學校有規範的教職工理論學習制度。理學院充分利用這一制度,每年安排心理健康知識科普、案例解析等心理育人專題,不斷提高心理育人共識。

三是融入日常管理。理學院注重将心理健康知識融入日常思政工作、專業課教學及統計學、物理學、應用統計和材料與化工等專業研究生思政教育,有效發揮心理育人在整個育人體系中的潤滑劑和催化劑作用。

四是融入家校聯系。理學院根據全覆蓋的心理測評結果,與相關學生家長聯系,優化學生心理支持系統,打造家校心理育人共同體。

五是融入關愛特殊群體。理學院在解決學生經濟困難、學習後進、情感挫折、就業逆境等現實問題的同時,注重及時給予心理關愛,切實提高心理育人水平。

六促提升立德樹人實效

理學院通過心理育人六促,不斷提升立德樹人實效。

一是促進心理育人理念深入人心。通過完善制度、加強培訓、打造隊伍、建構體系等,促進心理育人理念深入師生員工心靈。

二是促進維護自身心理健康責任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比賽等,極大地促進了師生積極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責任意識。近年學生主動請求心理咨詢服務的人數提升了近30%

三是促進心理健康知識理解。學校于2012年就開設了心理健康必修課,确保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的全覆蓋。理學院将心理健康教育設為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培訓内容,促進了師生對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

四是促進心理健康技能掌握。理學院利用實踐課,注重心理健康調适技能的運用,較好地實現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目标要求。

五是促進三全育人格局鞏固。學校為大一新生開設課程和心理測評,組織大二和大三的學生開展心理健康實踐活動,理學院專門為畢業生提供考研考博就業心理咨詢服務,較好地落實了全員全程全方位心理育人。

六是促進心德雙育目标實現。理學院注重通過心理育人,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内化為師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師生的自覺行動,促進了心德雙育目标的實現,切實提高立德樹人實效。

9728太阳集团首页(china)有限公司 - Official Platform 版權所有  地址:桂林市雁山區雁山街319号  郵編:541006  電話:0773-3696613                        學院官微,掃碼關注,獲取最新信息